”步步换“小程序借微信运动“步步生钱”!
编辑时间:2019-09-27 09:11 浏览次数:
前天,微信踩着国庆长假的尾巴,上线了《2018国庆长假微信数据报告》。 报告显示,长假期间竟有2100万会员在任意一天内步数少于100步,其中有56%全是80、90后,难道这些同学是「躺着」过节的么?
然而,假期有人愿意宅在家里,却也有人愿意在外「东奔西走」刷步数,Ta们走得越多,就有这么一类创业者越得利——步数置换类小程序。
还有这种好事?是的。近半年来,微信生态里兴起了一批步数置换类小程序,他们协助会员通过小程序把每天的微信运动步数不收费兑换成商品,当步数不足时,还可约请好友来凑步数。
这些步数兑换类的小程序展现出集团式升高趋向,取得不俗的成绩:「步步换」截止九月初会员数目打破了500万,几乎每个月都翻一倍。
「SPC运动宝」总会员数打破420万,日活在35-40万。「运动步数换购商店」7日留存率高达69.3%。数据虽好看,但这种玩法却存在一些核心问题:步数与商品的兑换方法及比率应该是多少?若兑换门槛太低,早期运营成本会不会过高?若门槛太高,让会员觉得兑换遥遥无期,能否会影响小程序的活跃度?
为此,软件开发科技专门采访了「步步换」创始人张逗,谈了谈他对步数置换类小程序的考虑。
1个月就自然裂变了160万会员, 微信生态里,处处是流量掘金点。某个小小的功能,通过微信10.58亿月活的放大,也会成为大契机。
张逗发现,每天都会有很多会员在「微信运动」查看自己的排名,顺带给其他人点赞,这几乎变成了日常打卡行为,但这样1个巨大的「留意力中心」,却没有发掘出其他的玩法,这引起了他的考虑。
「当时国外有个App叫Sweatcoin尤其火,之后又看见小程序里拼多多尤其火热,而微信也开放了微信运动的接口给小程序,我就想能不能把这三者结合一下做1个小程序,最终发现数据真的很不错,就始终做下去了。」张逗对我们如此说到。
他提及的「Sweatcoin」是一款曾经登顶美区App Store不收费排行榜的步数置换类App,会员能够将每天积攒的步数兑换成Sweatcoin(意译为汗币),再用Sweatcoin直接兑换商品。
「步步换」同样如此,会员能够用步数或许代币直接兑换商品,小到十几块的餐具,大到价值上千的任天堂Switch游戏机,SKU十分丰富。
可是,会员每天的步数有限,而兑换请求动则就是上万步,或许大几百个代币,凭一己之力几乎很难满足兑换门槛,这种「隐形圈套」为小程序带来了天然的裂变基因。
在「步步换」里,会员能够将小程序转发给好友,一起「拼步数」,朋友圈的小达人拼出十几万步并非难事,而加入拼步数的好友们又会变成新一轮裂变的种子会员,由此形成正向循环。
另外,拼步数这种行为跟「拼多多」那种拼团选购商品不同,步数的获得无门槛,也不需求好友们掏钱,大部分人都愿意「慷慨解囊」,卖个人情。
更况且还有微信运动每天十点按时的提示,会员很容易记起来还有步数未兑换,长此过往就变成了习惯。 在张逗看来,正是这种基于小程序能力和产品形态底层的自然裂变机制,让「步步换」巧妙度过了开发人员们最头疼的冷启动时期,迅速引爆。
「步步换」在5月中旬发布,6月底会员数就打破了160万,目前累计会员已经满足了500万,每天自然裂变的量也在5-6万。
「这些商品全是品牌提供应我们的,而我们为他们提供流量,再从中获取转化的返点。」张逗如此表示。
除此以外,「步步换」里还会展示其他品牌小程序的滚动Banner,会员点击之后跳转至品牌方小程序,进而满足引流的成效,而会员也通过点击获取了步数。
「例如会员缺步数换麦当劳的优惠券,就能够点击广告获得步数,然后兑换优惠券,这样就形成一种正向循环。」
在张逗看来,这对会员、品牌方和「步步换」来说是一种「三赢」的局面。
在会员、「步步换」、商家三者的关系里,会员想要不收费得商品,商家想要获取流量,而「步步换」等于给会员和商家提供了1个撮合平台,再通过设计的机制在其中抽取回报。
尽管在早期有肯定的引诱流量,培养品牌商的运营成本,但能够预料,将来假如引来大量的品牌商进驻,供给端的成本问题就能够转嫁给品牌方,而「步步换」只要专注于通过更多的玩法设计,刺激更多的会员加入其中,就能让这种流量换商品的模式跑起来,坐享其成。
这一看似烧钱的买卖,到最终却成为了「空手套白狼」的生意。
1.用商品调整会员画像
在「步步换」前期,能够兑换的商品大全是比较可爱的网红产品,所以整个会员画像以女性为主,这样的商品设立无形中就会流失掉一批男性会员。
「因为步步换是1个利益趋向型的产品,所以只有上架的商品充足多,才能达到各个层级的需要,假如我是1个男生,看见商品都是娃娃,自然也不会去裂变了,所以我们由此对商品设立进行了优化。」张逗向我们如此表示。
因而,「步步换」团队通过上架「吃鸡」游戏以及一些其他男生比较喜爱的周边,提升了男性会员的比率。目前「步步换」会员的男女比率为45%和55%,且各个年龄段的分布都比较平均。
这样,「步步换」就从商品设立的角度,优化了会员结构,让男男女女们都可以兑换到心仪的商品。
2.步数+积分:达到不同人群的兑换诉求
放眼市场上林林总总的几十款步数兑换小程序,大多选用「先把步数先兑换成代币,再用代币兑换成商品」的模式,这里有2个缘由:
①步数来自于微信运动,而微信运动每天都会刷新。
②会员每天实际的步数有上限,一天内很难满足高端商品的兑换门槛。
因而,会员需求把每天即时清零的步数,转化为代币永久保存,通过代币的积攒兑换高端商品。大多数此类小程序,例如「SPC运动宝」、「步数宝」、「365步步赚」等等,都选用此种模式。
然而,「步步换」却选用了步数和代币并行的兑换方法,部分商品可直接用步数兑换。在张逗看来,这是因为两种兑换方法有着不同的定位。
「步数兑换在我们看来就是拉新,而代币兑换就是做留存,例如某位会员是朋友圈中的KOL,每天都能通过好人缘凑齐几万甚至几十万步数,那在当天直接采取步数兑换商品会是最优的选择。也有些会员期望通过自个努力获取商品,那就能够将每天的步数转换变成动力币,通过长时间积攒动力币兑换商品。」张逗如此说道。
定位的不同引致了商品设立上各有注重,一些偏向于「冲动消费」型的商品,就设立为步数兑换,因为步数短期内积攒更为容易。
而非硬性需要,高价值的商品就设立为代币兑换,合适会员细水长流,慢慢积累。
我们用商品为媒介简单换算了一下,1万步或两个代币约等于1元钱,等同于走1万步就赚了1块钱,我们也采访了一位「步步换」的会员,她表示大约20天左右积累了70多枚代币,最终成功免邮换到了1个包包,这就是「细水长流」的代表。
最终,我们与张逗谈了谈「步步换」小程序将来的发展,张逗坦言,这一类小程序业务界限很清楚,也欠缺充足的竞争壁垒,这是目前步数置换类小程序此起彼伏的缘由,所以将来他们还会转移赛道,多点打破。
然而「步步换」的成功也说明了,想在小程序赛道上奔跑起来,除了找准方向,余下的就是在玩法上不断发掘再发掘。
微信小程序定制开发请认准软件开发科技
本文地址:http://app.qd-ljr.com/opertion/xcx2518.html
然而,假期有人愿意宅在家里,却也有人愿意在外「东奔西走」刷步数,Ta们走得越多,就有这么一类创业者越得利——步数置换类小程序。
还有这种好事?是的。近半年来,微信生态里兴起了一批步数置换类小程序,他们协助会员通过小程序把每天的微信运动步数不收费兑换成商品,当步数不足时,还可约请好友来凑步数。
这些步数兑换类的小程序展现出集团式升高趋向,取得不俗的成绩:「步步换」截止九月初会员数目打破了500万,几乎每个月都翻一倍。
「SPC运动宝」总会员数打破420万,日活在35-40万。「运动步数换购商店」7日留存率高达69.3%。数据虽好看,但这种玩法却存在一些核心问题:步数与商品的兑换方法及比率应该是多少?若兑换门槛太低,早期运营成本会不会过高?若门槛太高,让会员觉得兑换遥遥无期,能否会影响小程序的活跃度?
为此,软件开发科技专门采访了「步步换」创始人张逗,谈了谈他对步数置换类小程序的考虑。
1个月就自然裂变了160万会员, 微信生态里,处处是流量掘金点。某个小小的功能,通过微信10.58亿月活的放大,也会成为大契机。
张逗发现,每天都会有很多会员在「微信运动」查看自己的排名,顺带给其他人点赞,这几乎变成了日常打卡行为,但这样1个巨大的「留意力中心」,却没有发掘出其他的玩法,这引起了他的考虑。
「当时国外有个App叫Sweatcoin尤其火,之后又看见小程序里拼多多尤其火热,而微信也开放了微信运动的接口给小程序,我就想能不能把这三者结合一下做1个小程序,最终发现数据真的很不错,就始终做下去了。」张逗对我们如此说到。
他提及的「Sweatcoin」是一款曾经登顶美区App Store不收费排行榜的步数置换类App,会员能够将每天积攒的步数兑换成Sweatcoin(意译为汗币),再用Sweatcoin直接兑换商品。
「步步换」同样如此,会员能够用步数或许代币直接兑换商品,小到十几块的餐具,大到价值上千的任天堂Switch游戏机,SKU十分丰富。
可是,会员每天的步数有限,而兑换请求动则就是上万步,或许大几百个代币,凭一己之力几乎很难满足兑换门槛,这种「隐形圈套」为小程序带来了天然的裂变基因。
在「步步换」里,会员能够将小程序转发给好友,一起「拼步数」,朋友圈的小达人拼出十几万步并非难事,而加入拼步数的好友们又会变成新一轮裂变的种子会员,由此形成正向循环。
另外,拼步数这种行为跟「拼多多」那种拼团选购商品不同,步数的获得无门槛,也不需求好友们掏钱,大部分人都愿意「慷慨解囊」,卖个人情。
更况且还有微信运动每天十点按时的提示,会员很容易记起来还有步数未兑换,长此过往就变成了习惯。 在张逗看来,正是这种基于小程序能力和产品形态底层的自然裂变机制,让「步步换」巧妙度过了开发人员们最头疼的冷启动时期,迅速引爆。
「步步换」在5月中旬发布,6月底会员数就打破了160万,目前累计会员已经满足了500万,每天自然裂变的量也在5-6万。
商业魔法:步数怎样变金矿?
解决了最先的流量获得的问题后,下一步就是跑通小程序的商业模式。我们发现,「步步换」里可兑换的除了部分自营的网红爆款,还有一些特殊的商品,诸如麦当劳的优惠券,网校的试听课等等,这正是「步步换」营收的主要来源之一。「这些商品全是品牌提供应我们的,而我们为他们提供流量,再从中获取转化的返点。」张逗如此表示。
除此以外,「步步换」里还会展示其他品牌小程序的滚动Banner,会员点击之后跳转至品牌方小程序,进而满足引流的成效,而会员也通过点击获取了步数。
「例如会员缺步数换麦当劳的优惠券,就能够点击广告获得步数,然后兑换优惠券,这样就形成一种正向循环。」
在张逗看来,这对会员、品牌方和「步步换」来说是一种「三赢」的局面。
在会员、「步步换」、商家三者的关系里,会员想要不收费得商品,商家想要获取流量,而「步步换」等于给会员和商家提供了1个撮合平台,再通过设计的机制在其中抽取回报。
尽管在早期有肯定的引诱流量,培养品牌商的运营成本,但能够预料,将来假如引来大量的品牌商进驻,供给端的成本问题就能够转嫁给品牌方,而「步步换」只要专注于通过更多的玩法设计,刺激更多的会员加入其中,就能让这种流量换商品的模式跑起来,坐享其成。
这一看似烧钱的买卖,到最终却成为了「空手套白狼」的生意。
步步换「空手套白狼」的生意经
那么,「步步换」是通过如何的玩法设计来撮合更多的交易呢?我们发现了一条贯穿一直的主线:通过对商品和兑换方法的不断调整,来达到会员不同层面的需要。1.用商品调整会员画像
在「步步换」前期,能够兑换的商品大全是比较可爱的网红产品,所以整个会员画像以女性为主,这样的商品设立无形中就会流失掉一批男性会员。
「因为步步换是1个利益趋向型的产品,所以只有上架的商品充足多,才能达到各个层级的需要,假如我是1个男生,看见商品都是娃娃,自然也不会去裂变了,所以我们由此对商品设立进行了优化。」张逗向我们如此表示。
因而,「步步换」团队通过上架「吃鸡」游戏以及一些其他男生比较喜爱的周边,提升了男性会员的比率。目前「步步换」会员的男女比率为45%和55%,且各个年龄段的分布都比较平均。
这样,「步步换」就从商品设立的角度,优化了会员结构,让男男女女们都可以兑换到心仪的商品。
2.步数+积分:达到不同人群的兑换诉求
放眼市场上林林总总的几十款步数兑换小程序,大多选用「先把步数先兑换成代币,再用代币兑换成商品」的模式,这里有2个缘由:
①步数来自于微信运动,而微信运动每天都会刷新。
②会员每天实际的步数有上限,一天内很难满足高端商品的兑换门槛。
因而,会员需求把每天即时清零的步数,转化为代币永久保存,通过代币的积攒兑换高端商品。大多数此类小程序,例如「SPC运动宝」、「步数宝」、「365步步赚」等等,都选用此种模式。
然而,「步步换」却选用了步数和代币并行的兑换方法,部分商品可直接用步数兑换。在张逗看来,这是因为两种兑换方法有着不同的定位。
「步数兑换在我们看来就是拉新,而代币兑换就是做留存,例如某位会员是朋友圈中的KOL,每天都能通过好人缘凑齐几万甚至几十万步数,那在当天直接采取步数兑换商品会是最优的选择。也有些会员期望通过自个努力获取商品,那就能够将每天的步数转换变成动力币,通过长时间积攒动力币兑换商品。」张逗如此说道。
定位的不同引致了商品设立上各有注重,一些偏向于「冲动消费」型的商品,就设立为步数兑换,因为步数短期内积攒更为容易。
而非硬性需要,高价值的商品就设立为代币兑换,合适会员细水长流,慢慢积累。
我们用商品为媒介简单换算了一下,1万步或两个代币约等于1元钱,等同于走1万步就赚了1块钱,我们也采访了一位「步步换」的会员,她表示大约20天左右积累了70多枚代币,最终成功免邮换到了1个包包,这就是「细水长流」的代表。
最终,我们与张逗谈了谈「步步换」小程序将来的发展,张逗坦言,这一类小程序业务界限很清楚,也欠缺充足的竞争壁垒,这是目前步数置换类小程序此起彼伏的缘由,所以将来他们还会转移赛道,多点打破。
然而「步步换」的成功也说明了,想在小程序赛道上奔跑起来,除了找准方向,余下的就是在玩法上不断发掘再发掘。
微信小程序定制开发请认准软件开发科技
本文地址:http://app.qd-ljr.com/opertion/xcx2518.html
免责声明:我司网站转载此文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不以盈利为目的,如有侵犯公司或个人权益,我司会第一时间删除文章。
软为科技是小程序开发公司,欢迎咨询免费获取思维导图!